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CCMTV APP

登录后可享受
同步多端记录
个性推荐视频
登录
宋瑞霖会长:打通创新药"最后一公里",以供应链自主反击"脱钩断链"
CCMTV肿瘤频道 2992次浏览
2025-04-15

图片


编者按



春光明媚的四月,乳腺癌防治领域的年度盛事——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于今日在北京盛大召开。作为连接国际前沿与中国实践的重要平台,大会围绕乳腺癌科研前沿、新药研发、指南共识、女性健康与乳腺癌防治等精心打造多维度会议板块。


值此会议之际,CCMTV肿瘤频道特邀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宋瑞霖会长分享如何打通中国医药创新的"最后一公里"以及对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关税战问题的见解。本文特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宋瑞霖会长采访视频


针对创新药获批后面临的"入院难"、"支付难"等应用端痛点,如何打通"加速获批-高效准入-患者可及"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医药创新“最后一公里”:政策破局与改革希望




图片

宋瑞霖会长

长期以来,中国医药创新发展面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即创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的转化瓶颈。2025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这不仅是对创新药产业的政策支持,更是国家层面对其重要性的高度认可。这一政策导向为创新药的全链条发展提供了保障,从研发、定价到医保支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支持体系。

4月7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明确提出经过医保谈判成功的药品可直接进入市属定点医疗机构。这一政策不仅简化了创新药进入医疗机构的流程,还为创新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北京市还提出创新药不计入基本医保自费率指标,通过“双通道”药店保障供应。这进一步降低了创新药进入市场的门槛,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尽管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改革仍在继续。下一步,创新药将不计入DRG病组支付标准,单独支付。这将为创新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灵活的支付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同时,全国范围内也将相互学习和支持,推动更多地方出台类似政策。这将为创新药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2025年,中国医药创新迎来了政策破局的希望。从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到地方的率先实践,创新药的发展正逐步打破“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未来,随着更多改革措施的落地,中国医药创新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近期美国关税风暴引发广泛关注,在您看来,这种贸易壁全的升级将如何重构全球医疗产业链格局?具体而言,中国医疗企业在原材料获取、高端设备引进和国际合作研发等方面将面临哪些现实挑战?从长远发展视角,这又将如何倒逼我国医疗产业在核心技术创新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方面实现战略突破?




美国关税政策的全球影响与中国应对策略




图片

宋瑞霖会长

近期,美国政府以特朗普为主要推动者,再次掀起关税战浪潮,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关税战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中国,其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这被美国视为一种威胁。

从短期来看,关税战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全球供应链也受到冲击。然而,从长期来看,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各方均无益处。美国自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股市和债市的双重下跌,显示出其经济的脆弱性。这表明,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策略。一方面,中国通过完善政策、改善市场环境,增强自身的经济韧性。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拓展与非美国国家的合作,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历史经验表明,外部压力往往成为中国自主发展的强大动力。从空间站到芯片,再到人工智能,中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成就正是在外部压力下实现的。

未来,中国应继续发挥科学家、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众志成城的努力,中国完全有能力克服眼前的困难,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针对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办公室网站发布增强 NIH 受控访问数据安全措施,您认为这反映出当前国际科研合作体系面临哪些结构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医疗行业应如何构建兼顾开放性与安全性的数据治理新模式?从国家战略层面,这起事件对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建立自主知识体系、参与国际科研规则制定提出了哪些迫切要求?




美国NIH数据库封锁与中国数据自主发展




图片

宋瑞霖会长

2025年4月4日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禁止中国等“受关注国家”的机构访问其受控访问数据库。这一举措不仅撕下了美国在科研合作中的虚伪外衣,也凸显了其为遏制中国科研发展而不择手段的态度。过去,健康相关领域常被视为民生领域,较少涉及贸易保护主义,但如今美国的这一行为,无疑将科研合作推向了政治化的深渊。

然而,中国作为数据大国,早已在数据管理和应用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潜力。本届政府成立国家数据局,更是凸显了对数据资源的高度重视。美国的封锁行为,反而会促使中国在数据安全和数据平台管理方面加快发展步伐。中国完全有能力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数据库,并为全球科研合作提供服务。

在公共卫生领域,数据封锁是一种反科学行为。病毒传播不受国界限制,公共卫生领域的数据共享对于全球健康至关重要。美国的这一政策,不仅会阻碍中国的科研发展,也会对全球公共卫生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可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加快建立国家医疗数据平台,整合国内数据资源,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中国在人工智能(AI)技术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完善的数据平台将为智慧医疗和AI领域带来更大突破。尽管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通过提升自身能力,中国有望在数据驱动的科研创新中取得更大成就。



专家简介

图片



宋瑞霖会长


现任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农工民主党中央参政议政咨询专家;先后取得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和中国药科大学社会与管理药学博士学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曾长期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从事卫生与药物政策、法律研究并负责卫生医药领域的法律、法规起草和审查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我国医药创新政策研究。

现担任的其他社会职务: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国家药监局中药管理战略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联交所生物科技咨询小组成员、中国罕见病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中国药学会名誉理事、中国药师协会理事、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



审核:宋瑞霖会长


编辑:Strawberry


图片


乳腺癌会议、学术资讯、直播推送

欢迎扫码进群


图片


发送
CCMTV肿瘤频道
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